來和喵喵一起認識自己吧!請點選您有興趣的主題:

對~姜醫師就只是想曬貓,診所裡面沒有貓唷~!

失眠 Insomnia

失眠的問題不該只看睡眠的狀態,白天的狀況也同等重要。
試著回想過去這一個月,你每個星期有至少3天以上,有下列的困擾嗎?
如果有的話,歡迎找個時間來聊癒之森身心診所好好聊聊。

  1. 什麼都不做躺著,要超過30分鐘才能入睡。

  2. 睡眠過程中,會起床超過2次以上,每次至少要花30分鐘才能再入睡。

  3. 睡眠過程中,覺得淺眠,容易受環境聲音或光線影響,因而睡不穩。

  4. 睡眠過程中,常常作夢,越睡越累,甚至在醒來後,夢帶來的情緒困擾明顯。

  5. 睡眠過程中,出現夢遊、說夢話、肢體抖動、打呼或是呼吸中止之狀況。

  6. 比自己預期還要早就清醒,之後就無法入睡或是怎樣都睡不熟。

  7. 睡醒後,沒有出現睡飽的,或是煥然一新的美好感。

  8. 白天感覺疲勞、想睡、提不起勁、難以專注或是生活比較容易出錯。

  9. 白天會心情煩躁或易怒。

  10. 只要想到睡覺就覺得焦慮,開始擔心又要睡不著了。

憂鬱 Depression

不同族群,憂鬱的狀況也是不同的。
試著回想你過去這一段時間內,是否有下述的狀況?
如果有的話,歡迎找個時間來聊癒之森身心診所好好聊聊。

  1. 情緒低落,多數時間覺得自己不開心、很悶、容易莫名哭泣。

  2. 對原本喜歡的事情失去興趣,即使努力快樂也覺得沒那麼開心。

  3. 食慾改變,多半出現食慾下降,體重在非刻意地情況下減輕;少數人會出現暴食行為。

  4. 睡眠狀態改變,多半出現失眠狀況,醒著時會倦怠想睡;少數人會嗜睡,但仍沒睡飽。

  5. 不只是自己主觀覺得不安、動作變遲緩或易激動,其他人也有觀察出來。

  6. 大多數時間,覺得無精打采或疲倦,動力不足,不想作事情。

  7. 出現負面念頭,對自己沒自信、低自尊、無價值感或罪惡感。

  8. 感覺自己專注力、記憶力、決策能力或者思考能力下降。

  9. 會想到與死亡相關情境,甚至自殺相關的念頭或計畫。

 

假如你是仍有月經的婦女,在月經來的前幾天,出現下列狀況:

  1. 情緒不穩,容易悲傷或者落淚,對於人際上的被拒絕變得敏感。

  2. 明顯易怒、憤怒或是人際間的衝突增加。

  3. 情緒焦慮,甚至有低自尊或自我貶抑的想法。

  4. 容易焦躁、緊張、處於崩潰邊緣,希望別人不要來惹妳。

  5. 有些人會出現身體諸多不舒服,尤其關節肌肉感覺酸痛。

  6. 上述狀況,在月經來當天或是隔天就明顯改善。

 

假如你是青少年,出現了:

  1. 課業表現不如預期,或者要更努力才能達到原本的成績。

  2. 變得不耐煩、為了小事就生氣、與人相處更加易怒。

  3. 對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看法變得更敏感,很在意別人怎麼討論自己。

  4. 出現行為問題(拒學、情緒暴走、網路成癮)。

 

假如你是高年者,出現了:

  1. 其他科別無法完全解釋的身體症狀,比如胸悶、喘不過氣、頭昏、耳鳴、頭痛、喉嚨卡卡、全身怪怪的。

  2. 對於社交互動的興趣下降。

  3. 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失智症,很多小事情變得容易忘東忘西。

自律神經失調 Somatic problems

我們的神經,分成2大類:立刻反應的交感神經,負責逃跑、作戰或是僵住;緩慢放鬆的副交感神經,負責休息、耍廢、充電。
假使交感與副交感不平衡,就像陰陽失調一樣,會出現身體症狀。
如果有任何下述症狀之一且已經做完內科檢查都說還好,歡迎找個時間來聊癒之森身心診所好好聊聊,也可以自費做自律神經檢測。

  1. 頭部症狀:頭痛、頭暈、覺得頭緊緊的。

  2. 耳朵症狀:耳鳴、容易眩暈。

  3. 喉嚨症狀:喉嚨卡卡的,好像有東西卡住,吞不下去也吐不出來。

  4. 心臟症狀:覺得心慌,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心跳,不論是快是慢。

  5. 呼吸症狀:喘不過氣,或是要大口吸氣,用力吸,才覺得有呼吸到空氣。

  6. 消化症狀:胃食道逆流,腸胃不適,腸躁症(包括便秘或拉肚子)。

  7. 泌尿症狀:多尿,或是容易睡覺到一半起床尿尿,雖然尿量未必很多。

  8. 全身症狀:容易抖動、冒冷汗、坐立不安。

焦慮 Anxiety

焦慮大概是最常見的身心困擾,大約1/5的人都有過。
如果有下面狀況的話,歡迎找個時間來聊癒之森身心診所好好聊聊。

  1. 預期性焦慮:為還沒有發生的事擔心,內心很多關不掉的小劇場。

  2. 廣泛型焦慮:什麼都讓你擔心,不論是課業、工作、健康、人際、經濟等等。

  3. 困難控制焦慮:叫自己不要煩惱,卻無法停止,腦袋還是會一直想。

  4. 過度焦慮:煩惱的時間佔了大多數,尤其睡不著的時候更嚴重。

  5. 情緒起伏:變得容易不耐煩、為小事暴躁、容易生氣。

  6. 睡眠變差:常見入睡困難、淺眠多夢、過早清醒。

  7. 腦袋變鈍:生活上變得忘東忘西,專注力也變差。

  8. 肌肉緊繃:尤其肩膀到脖子,或是腰部的肌肉覺得很緊繃酸痛。

  9. 有特別場所的焦慮:針對某些社交情境、上台報告或開會情境、交通情境會想逃避。

強迫 Obsession and Compulsion

強迫的念頭往往是自己覺得這樣不好,但是不做不行的狀態。
如果有下列任一狀況,因為耗費時間過久,而感到困擾的話,歡迎找個時間來聊癒之森身心診所好好聊聊。

  1. 重複的清潔:洗手次數與時間增加、洗澡的步驟繁複且耗時。

  2. 重複的確認:即便知道已經確認過,還是會不得不去多確認幾次。

  3. 執著的排序:對於東西擺放位置或規則有無法改變的習慣,自己也覺得怪。

  4. 重複的心智活動:數數字、反覆默唸,直到覺得「夠了」才停止。

  5. 其他特殊的強迫行為:摳皮膚、拔毛髮(可能是眉毛或是頭髮)、囤積物品不捨得丟棄、擔心自己身體的某個部分或是器官有問題。

創傷壓力 Mental Trauma

面對壓力,往往出現的不只是憂鬱或者焦慮。
如果有符合下列所有狀況的話,歡迎找個時間來聊癒之森身心診所好好聊聊。

  1. 暴露:直接經歷一件危及生命安全的重大事件,或目擊發生在他人身上,或知道這事情發生在親密的人身上,或一再經歷或大量暴露在令人反感的事件細節中(如第一線搶救人員看到屍塊、警察反覆詢問性侵害的細節)。

  2. 再現:不斷有那些不由自主且侵入性的痛苦回憶在腦中浮現,或不斷出現惱人且與創傷相關的夢,或是出現解離反應,或接觸到相關的線索時有產生強烈的苦惱。

  3. 逃避:避開或努力逃避與創傷事件相關的痛苦記憶、思緒或感覺。或者會避開或努力逃避引發與創傷事件相關的痛苦記憶、思緒或感覺的外在提醒物(人物、地方、對話、活動、物件、場合)。

  4. 認知與情緒改變:無法記憶事件的重要環節,或出現負面信念(沒人可相信、我很糟…),或扭曲地認知因果而責怪自己或他人,或持續的負面情緒(恐懼、憤怒、驚恐、愧疚…),或對於參加重要活動的興趣明顯降低,或感覺到與他人疏離或疏遠,或持續地無法感覺到正面情緒(幸福、滿足或是被鍾愛)。

  5. 警醒性與反應性改變:出現易怒行為和無預兆發怒,或自殘行為,或對於相關情境過度警覺,或出現專注力變差,或出現睡眠困擾。

酒癮 Alcohol use problems

如果有下列任何一題,你的答案為「是」,歡迎找個時間來聊癒之森身心診所好好聊聊。

  1. 你曾經不想喝太多,後來卻無法控制而喝酒過量嗎?

  2. 家人或朋友曾經為你好而勸你少喝一點酒嗎?

  3. 對於喝酒這件事,你會覺得不好或感到愧疚嗎?

  4. 你曾經早上一起床尚未進食之前,就要喝一杯才覺得比較舒服穩定?

    (此為自填式華人飲酒問題篩檢問卷,C-CAGE Questionnaire)

網癮 Internet Gaming Problems

現代人無法脫離網路的使用,但是如何在網路世界中不要迷路,就變成一個重要關鍵,
可以看看自己是否有下面的症狀,如果有,歡迎找個時間來聊癒之森身心診所好好聊聊。

  1. 曾經試圖控制使用網路遊戲的時間,但是卻無法控制,因此破戒。

  2. 沉迷於網路遊戲,或與網路遊戲相關的念頭中。

  3. 不玩遊戲時,會有易怒、焦慮、低落等情緒症狀出現。

  4. 使用網路時間漸漸增加,想要花更多時間在網路遊戲上。

  5. 對原本感興趣的休閒都變得相對提不起勁。

  6. 即使知道玩遊戲有不好影響,仍沈迷其中。

  7. 會欺騙家人\老師\治療師自己真實的網路用量。

  8. 未必是因為成就感或者友誼穩固,而是為了逃避負面情緒才沈迷網路。

  9. 工作\社交\上課的狀況受到網路影響。

注意力不足/過動 ADHD

ADHD可以分成3種,不專注型、過動型以及合併型,
如果兒童青少年下述症狀有越多的話,歡迎找個時間來聊癒之森身心診所好好聊聊。

  1. 無法專注於細節的部分,或在做學校作業或其他活動時,出現粗心的錯誤。

  2. 很難持續專注於工作或遊戲活動。

  3. 看起來好像沒有在聽別人對他(她)說話的內容。

  4. 沒有辦法遵循指示,也無法完成學校作業或家事(並不是由於對立性行為或無法了解指示的內容)。

  5. 組織規劃工作及活動有困難。

  6. 逃避,或表達不願意,或有困難於需要持續性動腦的工作(例如學校作業或家庭作業)。

  7. 會弄丟工作上或活動所必須的東西(例如學校作業、鉛筆、書、工具或玩具)。

  8. 很容易受外在刺激影響而分心。

  9. 在日常生活中忘東忘西的。

  10. 在座位上玩弄手腳或不好好坐著。

  11. 在教室或其他必須持續坐著的場合,會任意離開座位。

  12. 在不適當的場合,亂跑或爬高爬低。

  13. 很難安靜地玩或參與休閒活動。

  14. 總是一直在動或是像被馬達所驅動。

  15. 話很多。

  16. 在問題還沒問完前就急著回答。

  17. 在遊戲中或團體活動中,無法排隊或等待輪流。

  18. 打斷或干擾別人(例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遊戲)。

  19. 發脾氣。

  20. 與大人爭論。

  21. 主動地反抗或拒絕大人的要求與規定。

  22. 故意地做一些事去干擾別人。

  23. 因自己犯的錯或不適當的行為而怪罪別人。

  24. 易怒的或很容易被別人激怒。

  25. 生氣的及怨恨的。

  26. 惡意的或有報復心的。

 

孩提時代的ADHD,大約有一半左右會有殘餘症狀延續到成人時期,
如果下述症狀有越多的話,歡迎找個時間來聊癒之森身心診所好好聊聊。

  1. 對於一個困難的計畫,當你終於要面對最具挑戰的那部分時,會不會覺得最後的細節總是最難完成?

  2. 當你需要有組織地完成一個任務時,會不會覺得有規劃地做事(而非隨性地完成)對你而言有困難?

  3. 記得與別人的約會或者自己該做的事情,對你而言會不會覺得有困難?

  4. 當你要完成一個需要費心思考的任務時,會不會總是逃避、或是拖延開始面對的時間點?

  5. 當你需要長時間好好坐著時,會不會覺得坐立難安,好像一定要動一下自己的手腳才覺得自在?

  6. 你會不會覺得自己閒不下來,總要做些事情,甚至過度活躍到,覺得自己身上裝了個馬達一般?

自閉/亞斯 Autism Spectrum/Asperger

自閉類群障礙症(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就是以前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的集合體,
上面兩個疾病名稱的最大差異,是語言發展是否有遲緩,但是後來發現區分這2個疾病的意義不大,
所以在2013年的DSM-5診斷系統,就整合兩者成為ASD這個診斷,有些人顏色深有些人顏色淺。
如果有下列狀況的話,歡迎找個時間來聊癒之森身心診所好好聊聊。

  1. 在多重情境,持續有社交溝通及社交互動的缺損,包括有社會-情緒相互性的缺損,與社交互動時的非語言溝通行為缺損,及發展、維繫及瞭解關係的能力缺損。

  2. 有侷限且重複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至少有下列的2項以上:刻板或重複的動作、使用物件或語言;或堅持同一性、固著依循常規或語言,及非語言行為的儀式化模式;高度侷限且固著的興趣;對感官輸入訊息反應過強或過低,或是對環境的感官刺激面有不尋常的興趣。

  3. 症狀必須在早期發展階段出現,但是功能缺損可到社交溝通需求超過受限能力時,才完全顯現,或可以被年長後習得的策略所掩飾。

  4. 有臨床上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的顯著功能減損。

參考資料: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Text Revision (DSM-5-TR), 更新日期: 2023/07/01

© 聊癒之森 身心診所 Healing Oasis Psychiatric Clinic    Address: 新竹市金城三路119號
TEL: 03-5721925   E-mail: healingoasis119@gmail.com   Facebook: 姜學斌醫師 與你一起聊療傷

本網站文字之版權歸診所所有,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未經本所同意轉錄本站資訊之內容。

回貓貓